1 突出问题导向,持续抓好治污攻坚
近些以来来,我区生态学习区域产品品质持续性整体持续性调节的未来趋势,但受自然而然禀赋、产业发展空间结构设计、再生资源空间结构设计等决定因素的决定和约束,还有时间欠账频繁,知识基础弱,生态学习区域产品品质长期还是个体影响指数更容易发现下跌和重复多次,对着中国人民百姓进一步增加的保持良好生态学习区域产品品质群众反映,生态学习区域状况已然严峻考验。201六年,我区将展开铁腕治霾、体统治污、综合评估治土等题材新举措,快速调节生态学习区域产品品质。铁腕治霾。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今年我省将启动“铁腕治霾1+8攻坚行动”。要加快燃煤火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2017年底陕南、陕北30万千瓦及以上燃煤火电机组50%以上实现超低排放,加快关中地区30万千瓦以下、10万千瓦及以上燃煤火电机组改造;要推进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取缔“小散乱污”企业;要推进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整治,深化油气回收治理;要健全完善跨行政区域的联合防治协调机制,健全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监管体系,建立工作进展情况动态报告制度。
系统治水。2017年汉江、丹江、嘉陵江等长江流域地表水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达到100%。渭河、延河、无定河等黄河流域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不低于40.6%,劣V类断面比例小于9.4%。各设区市、杨凌示范区、西咸新区及韩城市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Ⅲ类。全省地下水水质极差比例控制在16.3%以内。瀛湖、千湖、石泉水库水质达到Ⅱ类,黑河水库达到Ⅲ类,渼陂湖、红碱淖和卤阳湖主要指标不低于2016年水平。
综合治土。全面落实中省“土十条”,完善管理体制,落实土壤污染防治属地责任、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建立完善土壤环境管理体制和跨区域土壤污染防治联动协作机制。有序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制定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规划,建立项目库,启动潼关县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试点。开展重点行业、企业专项环境执法,对严重污染土壤环境、群众反映强烈的企业进行挂牌督办。
2 瞄准基础短板,持续抓好能力提升
近三年以来,省委办公厅、省镇政府只不过对节能绿色水平构建享受着重不支持和偏移,但相比进一步艰苦的经营软件系统任何,省级节能绿色水平构建仍显缺乏,周围情况稽查、监测方案站和应急处置经营软件系统体系中构建迟滞。而对如今节能绿色岗位中会有的薄弱环节,201七年,我市将着力解决进行强化周围情况经营软件系统、监测方案站、稽查、的信息等等方面的基本条件水平构建,一直提供节能绿色岗位的可超前意识性、科学行之规范性、软件复杂性、而男人性和行之规范性。创新环境决策和管理方式。着力完善抓落实的推进机制。深化总量监管,实施排污许可证管理,全面推进排污权交易和有偿使用工作,持续削减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力争到2017年底,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减排完成“十三五”总体目标任务的40%以上。
提升环境监测服务决策的能力。按照“精一强二壮三”的思路,加强全省三级环境监测机构能力建设。继续强化空气质量预报预警体系建设,年内建成全省三大区域空气质量自动监测背景站。开展大气、水环境质量预测预报工作,提升预报的准确性与时效性。完善水环境质量综合分析和预测预报能力建设。启动第二次污染源普查。
继续保持环境执法的高压态势。坚持“督政”与“查企”并举、“铁腕打击”与“规范执法”并重,督促地方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落实环境保护责任,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提高执法效能。
加快生态环保大数据建设。统筹推进大数据平台建设,提升数据资源获取能力,建立数据采集责任目录,逐步实现“一次采集,多次应用”。加快构建覆盖全省各级环保系统的环境执法、环境质量和重点企业在线监测、固定源排污许可管理、环评审批和管理、重污染天气应急会商和应对等平台,推动国家、省、市三级平台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
3 强化底线思维,持续抓好风险防范
我区农业生态环保平安性高卫生虽产品 平衡,但主要是因为历程欠账与新农业生态环保故障能够 交叠,部位性、的布置性、的功能性农业生态环保故障源源不断出现。关中的煤医药化工行业、油品医药化工行业、非发采石,陕南的彩色不锈钢地下挖出冶炼,陕北的再生资源地下挖出、生产制造和输送机几乎都是随便和未知的农业生态环保平安性高卫生分险源。因为,20110年,我区将以农业生态环保农业生态环保效果为管理的本质,更加强化装备绿线主观能动性和守住底限思考,坚持原则农业生态环保分险管理工作,坚持原则核与光辐射、危机废品监督检查,服务保障和养护农业生态环保农业生态环保平安性高卫生的守住底限和一生线。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加快健全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配套措施,加快建立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及时预警生态风险和发现破坏生态保护红线行为,加强执法检查,严肃处理违法行为,实现全天候、实时化、常态化生态监管。强化自然保护区监管,严格保护区范围调整,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市、县为重点,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和环保模范城市创建。
严守民生底线。围绕解决社会高度关注和群众关心的大气污染治理、饮用水源安全、农村环境“脏乱差”等突出环境问题,敢于硬碰硬,实打实地抓出一批实实在在的环境治理成果,让更多的群众拥有获得感、幸福感,增强改善环境质量的信心。
严守环境安全的底线。进一步落实政府监管责任和企业的主体责任,推动环境风险防控由应急管理向全过程管控转变。健全环境社会风险的防范与化解体系,强化关系公众健康重点领域风险预警与防控。紧盯核与辐射安全、陕北石油、煤炭和天然气开采、陕南尾矿库等重点领域,加强预测预警与日常隐患排查整治,确保流域、区域环境安全。
4 破解体制瓶颈,持续抓好改革创新
新的情况,体现了绿色业务上新的业务每日任务。既使,“新初心、新业务每日任务与老构造、老制定”权责利不相识别的对立也这类表现,都有很多的上岗位业务职责落实跟不上,分工协作分工协作专业能力不高,平日监管机构仍来源于很多的盲点和盲点监测。根据某些生态环境方面制度原则痛点和问题清单,2014年全乡将切合预期,抓实关键业务每日任务、有目的真正落地、探寻去创新、跟踪目标问效,会更加富裕业务成效地做好转型业务上。积极稳妥推进环保垂直改革。推进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改革工作,制订并实施全省环保垂直改革方案,做好横向、纵向协调对接,力争今年6月底前初步建立新的环保管理体制。同时,要加快研究建立相关配套政策措施,系统推进改革的实施,实现新老体制的平稳过渡并成为环保事业加速发展的助推器。
深入推进环保督察巡查。全面、系统总结榆林环保督察试点经验,进一步完善督察巡查工作方式、方法和工作流程,深入推进省内环保督察巡查工作。今年要完成除榆林市外其他9个设区市的环保督察巡查工作。围绕中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适时组织开展督察“回头看”,紧盯问题整改落实,有效推进中省各项环境保护决策部署落实到位。密切关注区域环境质量状况,继续用好通报、约谈、限批等手段,推动地方落实环境保护责任。
切实落实“放管服”工作。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和简政放权,规范行政审批行为。根据法律法规修订情况,及时调整权责清单、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和办事流程。加快实现网上集中受理、审批、公示、查询、投诉和审查,实行审批事项目录化管理,积极落实并联审批等跨部门审批工作,不断规范权力运行。
全面推进排污许可证制度。从今年起每月公布火电、造纸行业排污许可证的申请和核发情况,6月30日前,要完成火电、造纸行业企业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工作,依证开展环境监管执法。2017年底前,完成《大气十条》和《水十条》重点行业及产能过剩行业企业排污许可证核发。